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30-0242-4912

关于我们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 (仅律师可见)
  • (仅律师可见)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抢劫罪> 正文

转化型抢劫既遂与未遂认定的标准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17-05-12

  转化型抢劫既遂与未遂认定的标准是什么?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所谓“犯罪未得逞”是指没有达到行为人主观上的犯罪目的,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追求的结果没有发生。

  【案情】

  2014年11月11日7时许,车某自带剪刀、螺丝刀等作案工具,窜至一店面门口,盗窃一辆红色电动车。车某先将电动车推到离店面约80米的主干道路口,然后通过拆接电线的方式启动电动车,正准备骑车离开时,被车主陶某及时发现,陶某抓住车某的衣领,质问车某为什么偷他的电动车。车某为了逃脱,便朝陶某左侧脸部打了一拳,陶某则将车某抱住,两人扭打倒地。经路人报警后,车某被当场抓获。经鉴定,陶某的人体损伤程度为轻微伤,被盗电动车价值人民币1440元。

  【分歧】

  本案中车某的行为构成转化型抢劫,但对于是抢劫既遂还是抢劫未遂,有三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转化型抢劫为行为犯,不存在犯罪未遂的情形,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转化型抢劫的行为,就构成抢劫既遂,而不论行为人是否取得财物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

  第二种意见认为,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只要行为人取得财物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就构成抢劫既遂。本案中车某将电动车推走,电动车脱离了车主的掌控,车某取得了该电动车,已经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故车某系抢劫既遂。

  第三种意见认为,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只有当行为人既未取得财物,又未造成他人轻伤以上人身损害,即犯罪没有得逞,才构成抢劫未遂。本案中,车某最终并未取得财物,也未造成他人轻伤以上损害,属犯罪未遂。

  【管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发生了行为人所追求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何为犯罪未遂?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所谓“犯罪未得逞”是指没有达到行为人主观上的犯罪目的,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追求的结果没有发生。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了抢劫罪既遂的构成要件,即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实现了抢劫公私财物的目的。那么,抢劫罪的未遂就是抢劫公私财物的目的没有实现,未得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条规定:“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财产权利又侵犯人身权利,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均属抢劫既遂;既未劫取财物的,又未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后果的,属抢劫未遂。”该司法解释为司法实践中认定抢劫罪既遂与未遂提供了法律依据。

  应当肯定的是,作为财产型犯罪,转化型抢劫同一般性抢劫一样,都属于抢劫的范畴,一般性抢劫存在犯罪未遂形态,转化型抢劫也应该存在犯罪未遂形态。那种认为转化型抢劫不管是否劫取到财物,是否造成他人人身伤害,只要实现了转化就是既遂的观点,既无谓的加重了行为人的刑罚,也不符合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是对转化型抢劫行为性质的认定,并未规定转化型抢劫的犯罪形态,是既遂还是未遂,应当看转化型抢劫这一行为实行之后的结果。

  那么,转化型抢劫既遂与未遂认定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转化型抢劫与一般性抢劫性质相同,都属于抢劫的范畴,它们既遂与未遂的认定,都应当参照上述司法解释进行判断。司法实践中,转化型抢劫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行为人在转化型抢劫中是否成功取得财物,是否对他人人身进行侵害以及侵害是构成轻微伤亦或轻伤以上,不论是何种表现形式,依照“具备劫取财物或者造成他人轻伤以上后果两者之一”的标准,来认定转化型抢劫的既遂与未遂,能够体现罪刑相适应基本原则的要求,确保对行为人准确定性,恰当量刑。

  依照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转化型抢劫,应当以行为人实施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之后最终是否取得公私财物或是否致人轻伤以上作为认定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即使在转化之前盗窃、诈骗或者抢夺既遂,而转化后最终没有达到目的,未取得财物,也应认定为抢劫未遂。分析本案,车某在盗窃时将电动车推走,使得电动车暂时脱离了车主的掌控,当被发现时,车某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将车主打成轻微伤,但最终车某被当场抓获,其劫取他人财物的目的也未能实现。可见,车某最终既未劫取到财物,也没有将他人造成轻伤以上,故车某的行为属抢劫未遂。但是,如果车某将车主造成轻伤以上的人身损害,虽然没有实现劫取财物的目的,也应当认定为抢劫既遂。